您当前的位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症状

血细胞减少不可轻视 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血液疾病威胁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其特征为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一系或多系病态造血,无效造血及高风险向白血病转化。然而,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对血象检查的看不懂或者因自身症状不明显或对生活影响不大,就忽视了此方面的注意,从而加大了病症威胁。对此,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广蕊提醒您,对于异常的血象变化,一定要加强警惕。

  典型案例

  李阿姨今年60岁,时常感觉浑身乏力,特别容易累,以为是在家带孙子做家务累的,也没有太在意。随后在老年人体检中,血常规显示:李阿姨的血色素、白细胞和血小板都明显低于正常值。但因自身除感觉乏力劳累外无其他不适,李阿姨也就没放在心上。

  可是,渐渐地,李阿姨脸色越发苍白,身上还总是莫名其妙地出现成片淤青,进而鼻子出血不止。李阿姨这才急忙去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显示:血色素、白细胞和血小板较上次体检又明显降低了不少,最终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了进一步治疗,李阿姨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中医内科就诊。

  在问诊过程中,主任医师张广蕊了解到,其实李阿姨早在两年前一次轻微感冒验血时就发现有血细胞偏低的问题,感冒好了就没再复查,没想到可能就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细胞减少为什么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呢?

  张广蕊主任介绍说,人体内的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其中,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负责把氧气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当红细胞减少时身体组织得不到充足的氧分供应,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黏膜苍白,疲乏困倦,软弱无力;心悸、气促、心率增快;头晕耳鸣、嗜睡、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腹胀等。

  认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一、容易感染。人们得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之后会因粒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感染发生,病情初期比较稳定,患者多无严重的感染与发热,后期就比较容易合并感染;而且由于免疫力低下就会容引起潜在性脓疡以及化脓性关节炎、结核、绿脓杆菌性结膜炎、坏疽等不常见的感染;而且霉菌感染在后期较普遍,败血症也会成为疾病终末期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

  二、多见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此病患者通常起病缓慢,少数患者具有起病急剧的特点,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此病患者在一年之内约有50%以上会转化为白血病,其中有贫血患者占90%,此类型患者就会有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特点;当老年人出现贫血后会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此时出现发热的患者会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此时患者会表现为反复发生的感染及发热,其中感染部位会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最多。

  三、肢体部位出血。人们能够提前知晓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病人的症状表现,就会在自身有很多部位出血的情况及时来医院检查治疗,目前此病导致人们出血的患者就占20%,其中常见的出血部位包括呼吸道及消化道,有些患者也会有颅内出血,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大多是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而女性患者就会有月经过多等表现,一旦病情到了晚期患者就会有出血趋势加重, 而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脾、肝肿大。提醒大家脾肝肿大几乎是每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都会出现的症状,病人会偶尔发现左上腹有一肿块,有人认为脾大程度与病程有关,脾肋下每1CM代表一年病程;而且由于脾大,患者经常有腹部饱满或沉重压迫的感觉,对脾触之坚实,一般无压痛;但如脾增大太快,人们就会因脾局部梗死而发生局部疼痛,甚至可以听到摩擦音。

  张广蕊主任在此提醒:所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都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日常做血常规检查时若无意间发现血细胞减少,就一定要提高警惕,立即咨询中医内科医师排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以免造成健康威胁。

专家在线咨询热线:010-84098130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中医院,也是一家在中医事业发展中独树一帜的特色中医院。医院自成立以来,以中国传统医学为基础,默默耕耘于望、闻、问、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更多>

联系我们

专家门诊电话:
免费咨询预约电话:010-84098130

就诊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德胜门箭楼的东北角)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公交路线:乘5,27,44,55,210,305,315,344,345,380,409,625,670,800,919德胜门站下 (具体路线点击查询)

Copyright @ 200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版权所有
咨询预约电话:010-84098130  备案号:京ICP备15000730号-7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德胜门箭楼的东北角)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