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但对于贫血的出现,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吗?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广蕊提醒你,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表现。许多血液疾病发病初期多以贫血“伪装”自身,从而加大了患者的治疗困难。为此人们一定要多加注意。
宝宝老贫血 没想到得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去年1月,张女士发现当时1岁大的儿子脸色不太好,喂奶时小家伙总是瘪着嘴不愿意吃,几天下来,精神状态不太好,就抱着他去附近医院做检查。查了下血象,接诊的大夫告诉她孩子的血红色素只有60-70g/L,不到正常参考值(120-150g/L)的一半,属于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应该是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回家注意补铁、补血就可以了。
但是,当张女士带着健脾生血颗粒、右旋糖酐铁等补血的药回家,一个月下去,孩子的病情似乎没有任何改善。
而后,张女士带着乐乐奔波于省城各家医院,几乎所有的大夫都告诉她这是常见的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不知不觉一年了,可怜小家伙人不大,补铁的药吃了不少,但贫血的症状一直没有改善不说,反而变得更加没精神,每天病恹恹的。
后经上海某医院被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当时医生建议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张女士考虑到孩子还小,怕激素药物对孩子以后的生活影响较大。后经人介绍来到了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中医内科问诊。
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在详细了解患儿病情后,北京德胜门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张广蕊表示,就像头疼、咳嗽一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可能是一种基础的或有时是较复杂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贫血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如果按照营养性贫血治疗两周不见效果的话,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尤其是像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表现无特殊性患者通常起病缓慢,多以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特点;其中有贫血患者占90%。因此,对于贫血症状的出现,人们不可过于轻视,及时到医院专业诊断为好。
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症状表现
张广蕊主任提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起病多隐袭,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殊表现,常以贫血、出血和感染就诊,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具体如:
1、贫血
除个别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以不同程度贫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2、出血
半数以上的患者有出血,但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因不严重,很少需特别处理,女性患者也很少出现月经过多;但随疾病发展到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感染
因粒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感染发生,病情初期(难治性贫血,RA)较稳定,多无严重的感染与发热,后期(RAEB或RAEBt)较易合并感染。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潜在性脓疡以及化脓性关节炎、结核、绿脓杆菌性结膜炎、坏疽等不常见的感染。霉菌感染在后期较普遍,败血症常为疾病终末期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
4、体征
部分患者肝、脾、淋巴结可有轻度肿大,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因程度不显著而易被忽略。少数患者可有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痛
5、特殊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可伴下丘脑功能不全导致多尿、多饮等尿崩症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会转变为白血病,常为病情进展的先兆,需密切随访骨髓象。少数病例可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有表皮血管炎和关节炎等。
张广蕊主任建议:血液疾病是一类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病情拖延越久对患者的健康越加不利。因此,生活中一旦出现此类症状,且用药治疗后病症不改善者需提高此方面警惕,就是就医检查以便拟定合理的治疗方案,维护身体健康。
Copyright @ 200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版权所有
咨询预约电话:010-84098130 备案号:京ICP备15000730号-7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德胜门箭楼的东北角)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