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人越来越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那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有哪些呢?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水平上的恶性克隆性血液病。临床表现起病隐匿,可以无特殊症状。化验血时在血浆中发现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如贫血较严重,病人可有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可有原因不明的低热;由于白细胞减少并发感染而引起高热;还可因血小板减少而出血;皮肤上出现瘀点或瘀斑、牙龈出血、女性月经量多。部分患者有轻度肝脾肿大。
专家提醒:警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危害!!!
如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呈上升趋势,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剧。一般从发病开始转化为白血病,在一年之内约有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发热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发热占10%-1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门周围和泌尿系为多。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病因,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也有颅内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粘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之女性患者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无特殊体征,仅少数病例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者常为中、轻度,晚期可有胸骨压痛。
引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
一、内在因素:
1.先天因素:体质决定人体对病因的易感性和病机、证候的倾向性。年轻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与禀赋薄弱,体质不强有密切关系。而母体虚弱、遗传缺陷、胎中失养、先天之精孕育不足等是其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易患疾病,因虚致病,或因病致虚,日久不复,正血亏损,渐至三因,连及脏腑。
2.疾病因素:大病久病,或疾病久治不愈均会导致脏腑虚衰。虚损日久,可导致因虚致瘀,血液淤滞,停留脏腑,使脏腑功能降低,或血瘀阻滞骨髓,影响造血。
二、外在因素:
1.饮食因素:饮食不洁,饥饱无度;正血虚弱,百脉失养,血液瘀滞。饥饱无度可直接损伤正血,累及三因,导致正血俱虚。
2.药物因素:因疾病需要,或疾病误治,服用或注射有毒药物,或接触有毒药物或化学物品,可直接损伤正血。也可损伤骨髓,致使精髓空虚,精血化生无源。
专家提醒: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起病缓慢,在早期发现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避免耽误病情,使病情加重,给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中医在治疗此类贫血性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成功的病例,早在《内经》提出的“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血同源”理论就为本病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多年中医临床及研究认为,本病病理机制为骨髓蕴毒,肾精不足,造血紊乱。其中,MDS低危期多见于脾肾亏虚致阴虚损阳,精血不化患者;中危期多见于气阴亏虚日久致瘀毒内结患者。
在"清髓造血"创新治疗理念的指导下,现代中医主张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补气养血等方药对症分型治疗MDS,并且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治疗机制主要在于调控骨髓细胞生长,改善骨髓微环境,调节骨髓免疫功能,恢复紊乱的骨髓造血功能。其作用特点是从疾病源头着手,清除骨髓不良成分,清髓养髓护髓,调节黄骨髓转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彻底恢复骨髓造血功能。从而使红细胞系统造血恢复,血红蛋白升高,白细胞比较稳定,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系统也随之恢复。在达到治疗目标的同时,也避免了西医化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和易复发的严重弊端。
Copyright @ 200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版权所有
咨询预约电话:010-84098130 备案号:京ICP备15000730号-7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德胜门箭楼的东北角)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