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是什么吗?这种病经常会有出血现象,而且发病比较慢,患病时间很长,有时还会发热出汗等,由于现在人们生活压力与工作压力的增大,所以对该病的症状不是很了解,这样就会给疾病发展的机会,引发其他更严重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伤害也给治疗增加难度,因此了解血小板增多症有哪些症状非常重要。
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表现
1、反复出血
不同类型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就会有不同的症状,同时人们的表现也是轻重不一,约20%患者是以年轻人为主的,一些患者是因验血或发现脾肿大而确诊进行治疗的。病情轻微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就有头昏、乏力;病情严重一些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就会有出血表现;多数出血情况都是自发性的,此时患者们就会有反复发作以胃肠道出血比较多,患者们也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
2、肢体麻木
中国统计30%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而在肢体血管栓塞后患者就会有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红斑性肢痛病等情况;而出现的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还会导致腹痛、呕吐;还要提醒大家肺、脑、肾栓塞也会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3、容易形成血栓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出现血栓情况的比较多,而血栓形成会发生于小部分患者身上,有些老年患者以及有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疾病患者就会有血栓形成,出血异常情况也是比较多见;此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一般小于1000×10^9/L。
4、脾肿大
血小板增多症会导致患者们出现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并且反复发作,此时患者们更会出现脾肿大、血小板持久性增加等表现,在医学上也有很多说法认为此病与红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加症、骨髓纤维化等关系紧密,合称为骨髓增生综合征或骨髓增生性疾病,所以人们在发现自身出现这些情况后就应及时来医院诊治。
血小板增多症会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1、血小板明显增多:要明确的知道血小板增多症属于血液病的一种,血小板增多症更是骨髓增生性疾病,此病的主要特点就是有出血倾向及血栓形成,此时患者的外周血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而由于血小板增多症会有反复出血,约5%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演变为急性白血病,还提醒大家在发现这些问题出现后就应及时来医院进行诊治。
2、齿龈出血:血小板增多症对人们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血小板增多症会导致人们头昏、乏力、脸色有些苍白,此时就会影响到人们额生活和工作;血小板增多症重症患者经常性出血反复的发作,较主要的出血点在胃肠道,多数患者还会有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皮肤粘膜瘀斑,但紫癜比较少见。
3、脾肿大:中国统计30%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在肢体血管栓塞后患者就会有肢体麻木、疼痛,甚至坏疽,一些患者还会有红斑性肢痛病;而人们出现的脾及肠系膜血管栓塞还会导致腹痛、呕吐;此时肺、脑、肾栓塞会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其中脾肿大占80%,一般为轻到中度。
4、头昏乏力: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约20%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是以年轻人为主,偶因验血或发现脾肿大而确诊;病情较轻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会有头昏、乏力等情况,而严重一些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就会有自发性出血以及反复发作情况为主,约2/3的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是以胃肠道出血、鼻衄、齿龈出血、血尿、粘膜瘀斑等情况为主。
目前西医治疗血小板增多一般采用化疗或放疗治疗,来控制细胞的过度增殖,使血小板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虽然有一定疗效,但也会对正常细胞和器官功能造成损伤,因此不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而中医认为血小板增多症是因为毒邪入血伤肝引起的。中医认为肝藏血,肝为血脏,毒邪入血伤肝,毒入肝经,阻碍血脉正常运行,形成瘀血;治疗原则当解毒祛邪、活血化瘀。中医药治疗血小板的优势在于:注重整体、辩证论治、综合调理、治病求本、无毒副作用及费用低等特点。
中医将血小板增多辨证分为:一、气虚血瘀型。中医治疗宜温阳益气活血;二、阴虚血瘀型。中医治疗宜采用养阴、行气活血之法;三、气阴两虚血瘀型。治疗当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方法;四、肝郁气滞血瘀型。治疗宜舒肝理气,清热凉血,兼施活血化瘀。血小板增多以上证型并非孤立存在,常两证或多证兼而有之,依据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组方论治血小板增多症,可明显缩小脾脏,减少增生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增多症出血等病症的治疗疗效显著。
Copyright @ 2008-2012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 版权所有
咨询预约电话:010-84098130 备案号:京ICP备15000730号-7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大街200号(德胜门箭楼的东北角)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